人类为何会有记忆?
从科学上讲这是因为大脑中一类叫做海马区的结构,会产生一种高频的神经信号,对于新形成记忆向永久记忆转变具有关键的作用。
记忆又可分成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不仅人类,动物也存在记忆,有些动物的记忆力甚至超过人类。
鱼的记忆只有7秒吗?
很久以前,就听说过一个故事:
鱼的记忆只有7秒,7秒之后它就不会记得曾经的事情了,所有的一切又都会变成崭新的开始。
鱼类作为脊椎动物是拥有记忆的,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科学家对于鱼的记忆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
科学家按照如此顺序——先发射亮光,后发射电极,重复几次。此后,即便鱼儿只要看到亮光,没有后面的放电,也会本能地逃避。这足以说明金鱼拥有记忆,否则它不会主动躲避光亮。可是这种记忆能够持续多长时间呢?
科学家在1个月后,故伎重演,打开灯光后,之前受过训练的鱼儿立即躲避起来。这说明,鱼可以形成长期的记忆力,至少不是7秒。
其实,生活中也可以证明鱼的记忆力。我们平时吃的鲶鱼属于一种肉食性鱼类。在饲养鲶鱼的时候,渔夫每日给它们定时投放食物。如何让尽可能多的鱼儿到一个固定的地点觅食?在长期的经验中,渔夫每次给鲶鱼投食的时候,都会在敲击木板,发出震动。久而久之,只要一敲击木板,那些鲶鱼就会赶过来觅食。
即便是一段时间不投食物,敲响木板,它们依旧会过来。鲶鱼把声音当作一种觅食的信号,并且可以将其存储起来。
黑猩猩瞬时记忆能力超过人类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人物角色叫张松,相传他看过曹操新著兵书——《孟德新书》后,竟能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现实中,张松这样的奇才还是少数,大部分人是不具备这种瞬时记忆能力的。那么动物界是否可以呢?比如,作为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黑猩猩。
第一组实验,研究人员安排6只黑猩猩PK 12名大学生。第一轮测试后,3只小黑猩猩表现尤为出色,它们的准确率比自己的母亲还高。最出色的一只黑猩猩叫“阿育姆”,可以做到过目不忘,它在扫视屏幕闪现的数字后一眼就能记清该数字的所在位置,让和它在一起的大学生们汗颜。
继续第二组实验,成绩优异的“阿育姆”继续PK 9名大学生。测试内容和上次一样,只是这次增加了难度,故意缩短数字在屏幕上的停留时间。当数字在屏幕上停留0.7秒时,“阿育姆”和9名大学生旗鼓相当,准确率都在80%左右。只不过“阿育姆”完成的速度更快。当时间缩短为0.4秒到0.2秒时,“阿育姆”完爆这些大学生。此时,大学生的准确率便下降为40%,而“阿育姆”的的准确率依旧保持80%。
年幼黑猩猩的瞬间记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要超过成年人类,它们的这种能力类似于“相片式记忆”——能够精确详细地记忆相片中复杂场景和色调,这种记忆能力是在刺激停止作用后,脑中仍继续保持异常清晰、鲜明的表象。
那么黑猩猩为何会具备这种强大的瞬时记忆能力?
松泽哲郎强调,这种敏锐的记忆能力对于黑猩猩在野生环境中生存非常重要。瞬时记忆能力可帮助黑猩猩在在野生环境中经常必须做出快速和复杂的决定:是在树枝之间寻觅食物,还是处理其他动物的潜在威胁。
大象天生就能过目不忘
“An elephant never forgets”这是英语谚语,翻译过来就是“大象永不忘记”,这里是说大象会记仇,能够记仇其实客观上反应出大象的记忆力。没有记忆,自然不会有仇恨。在动物界大象的长时记忆能力是惊人的。
大象之所以拥有超强的记忆力,从生理上讲是因为颞叶非常发达。从进化上看,其一大象本身寿命长,为长时间记忆创造了客观条件;其二,大象是群居生活,具备个体识别能力,并且等级分明。
(原标题:《谁说鱼的记忆只有7秒?有些动物竟比人记性好,还可以过目不忘…》)